修復前、后
“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寶頂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昨天正式竣工。歷時近8年“閉關大修”的“千手觀音”以全新面容與世人見面。
發現
千手觀音
只有830只
在歷時8年的大足寶頂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中,文物工作者發現千手并非1007只而是830只。
此前,千手觀音造像被認為有1007只手臂。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項目負責人詹長法說,通過運用諸如三維激光掃描技術、X光探傷技術等手段,發現千手觀音造像現存手和手臂數量為830只,有殘手283只,現存法器210件,有37處殘缺。每只手心中都有一只彩繪的“眼睛”,其實就是排氣孔,能讓巖體內的寒氣、水汽流通排出。
重現
還原800年前
驚世之美
記者在現場看到,800多歲的“千手觀音”主尊端坐蓮花臺,全身金光熠熠,神態莊嚴雍容、容光煥發,一改往日的暗淡斑駁。佛像身上有耀目的金色,深沉的灰青,厚重的朱紅,830只金色手掌層層疊疊地從主尊的左右和上方伸展開來,狀如孔雀開屏,閃耀著“世界石刻藝術之瑰寶”的驚世之美。
據介紹,千手觀音造像位于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大佛的南崖,開鑿于南宋,是我國最大的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的重要代表作品。經過八百多年的歲月,早已病害纏身。2008年,“大足寶頂千手觀音搶救加固保護項目”被列為國家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
記者了解到,千手觀音造像集石質、彩繪、漆層、金箔等多種材質為一體,修復工作極為復雜。專家工作隊首次將一些國際先進的高科技技術運用到修復中。經過這次最徹底的修復后,現在的千手觀音造像披著100多萬張金箔終于“重現金身”。
搶救
千手觀音曾被
34種病害“纏身”
八年前,千手觀音造像上的金箔已斑駁不堪,許多手指都脫落斷裂,時間消磨、吞噬著她曾經的莊嚴和震撼。因千手觀音造像集石質、彩繪、漆層、金箔等多種材質于一身,加之受工藝疊加、環境潮濕等因素影響,形成了34種復合病害。
1979年,0.25噸塊體自然脫落;1985年,一只50千克的手自然脫落;2007年,又有一只手突然掉下。病害纏身的她,已經到了“先救命、再治病”的危急關頭。據新華社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