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獨立 穿透
(資料圖)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作者:俊群
編輯:王凡
風品:劉雯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都說新年新氣象,互聯網券商業卻出師不利。
2022年12月30日,證監會點名富途控股、老虎證券,未經核準非法跨境展業,已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將責成相關派出機構現場核查、督促整改,并視整改情況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措辭之嚴厲,可謂聲驚四座。除了讓投資者神經緊繃,也出乎不少市場意料:
要知道,就在12月22日富途控股還公告,將以介紹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預計12月30日掛牌。而富途之前,香港并無互聯網券商,堪稱破冰之旅。
戛然而止,瞬間從神壇跌落冰潭,富途可安好?還能上市不?灰色地帶終結,后續又將怎么走?
巨大旋渦中,等待富途、李華答案。
1
“無照駕駛”不可持續
能否抓住寶貴“緩沖期”?
截止美東2023年1月6日收盤價43.62美元,市值不足68億,相比2022年12月6日的67.22美元,一月縮水超3成。相比12月30日的40.65美元,有企穩之態。
廣東金唐律師事務所齊巖冰律師認為,證監會“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加之富途堅持貫徹和維護,意味著已開戶的內地存量客戶賬戶仍可正常使用,相關投資者吃下“定心丸”。至于中國香港和海外投資者更加不受影響,但不得違反我國外匯管理規定。
的確,證監會還是留有了緩沖余地,凸顯人性化特點。但畢竟監管利劍出鞘、“既要疏,又要堵”,依法取締增量非法業務活動,也意味著富途失去了內地增量盤。
能夠抓住寶貴緩沖期?
往期看,富途已失去不少自我改變機會。
實際上,本輪整治要追溯到2021年10月。當時證監會表態稱,上述境外證券經營機構的跨境證券業務不符合《證券法》。
同年11月11日,證監會再次對富途控股、老虎證券高管進行監管約談。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于2012年的富途控股是一家領先的數字化金融科技公司,由港美股經紀業務起家,目前已形成以富途牛牛、富途大象財富、富途安逸為核心的業務矩陣。
2022年11月,三季報時董事長李華表示:在富途10周年之際,三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投資生態閉環打造已逐步成熟?!跋乱浑A段,將繼續深耕香港市場,推進國際化進程,以領先的金融科技力量,陪伴全球投資者共同成長?!?
雄心勃勃,足夠繁華,卻難掩業務長期灰色地帶游走的隱憂:現有監管框架內,中國內地居民只能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以基金形式間接投資海外股票,或通過“滬港通”“深港通”買賣香港股票。
國內監管不斷收緊,“無牌行走”的富途不乏警示信號。
2020年,富途控股的境內公司深圳市富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非法買賣外匯行為,被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給予警告,并罰款20.32萬元。
次年,人民網發文指出,富途證券等互聯網券商在用戶信息安全以及合法化、合規化方面存在風險,中國內地公民的個人信息出境問題,或將成為新考驗。
對此,富途證券表示,公司從成立之日起即在中國香港持牌并接受嚴格監管,一直以來秉承合規經營的原則,在原有行業法律法規的框架內經營,與所有在中國香港持牌的同行無異。但實際上,其并未取得境內相關牌照。
2021年10月底,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某峰會上公開批評跨境互聯網券商的“無照駕駛”行為,屬非法金融活動,這種定性與資本項目是否完全可兌換無關。
或許嗅到苗頭,最近兩年富途加緊“修屋”預防“暴風雨”。
2022年第二季度提到,當季凈增有資產客戶6.1萬,其中90%來自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此外,富途還開啟了澳大利亞業務以尋找增量市場。
即便如此,其或也沒想到監管暴風來得這么快。
原計劃12月30日登陸港股的富途控股,12月29日晚突然宣布暫緩上市:理由是“正與香港聯交所澄清與本集團相關的若干事宜”。12月30日老虎證券、富途控股股價雙大跌,前者跌幅28.51%、后者跌幅31%。
上市擱淺、股價大跌,富途正給自己的行為托底。
2
正本清源 警惕劣幣效應
困難前所未有?
瀏覽股吧,不乏投資者質疑,“拿著境外的牌照在境內開展業務,出了問題找誰去?”、“違法運營,必將受到法律懲罰”、“這不是坑投資者的錢嗎,是負責的嗎?”
......
行業分析師劉銳玲表示,此次監管重錘在意料中?!百Y質牌照”和“技術水平”是互聯網券商業敲門磚。富途證券、老虎在國內長期“無證經營”,對企業自身及投資者都有不安全感、不確定性隱患。隨著業務越龐大交織、涉獵越廣泛,隱患也在堆積。
沒錯,券商是一個強監管生意,牌照是唯一通行證。然僧多粥少,牌照稀缺有限,市面上大量公司通過掛靠券商獲得收入。
不過,分銷模式看似捷徑,長期發展則易被“卡脖子”。李華曾言,“平臺上的用戶不是你自己的用戶,客戶資產也和你沒關系,你完全就是一個導流工具。上游一旦出現波動,你根本無能為力?!?
也或基于此,富途一開始就很獨立。2012年10月,通過富途國際香港公司拿到1號牌照,2014年拿到騰訊領投的1000萬美元融資。隨后3年又有兩輪超2.1億美元融資,上市前夕還獲泛大西洋7000萬美元融資。
2019年上市后,在港股打新熱情高漲的推動下,公司業績一路高歌猛進。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211.9%至33.11億港元,2021年增至71.153億港元,增幅114.9%。
股價隨之高漲,2021年一度達到204.25美元/股。但隨后開始震蕩回落,目前最新股價已縮水近八成。
追其原因,上述監管加碼是重要考量。
“大家只要想打新或者買港美股,就會想到富途。我們有不少想配置海外資產的用戶都被搶過去了?!眹鴥饶橙虪I業部經理告訴首財君。
除了對國內券商產生沖擊,投資者權益保障方面輿論也有微詞。
金融界曾報道,有投資者沒有香港銀行卡,無法完成證券賬戶入金。后在微信群富途證券客服“幫助”下,成功在富途牛牛App上開通證券賬戶,并通過在標準國際銀行開戶,借境外銀行賬戶入金富途。
但投資者后續發現,標準國際銀行賬戶顯示“已關閉”,咨詢資金如何轉回國內賬戶,客服表示只能開立香港銀行卡,方可進一步處理。之前所說“資金可原路返回”難以實現。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沒經過國內官方允許,就將國內資金投到境外股市,不僅讓投資者難言安全感,也在挑戰國家金融安全。這樣的劣幣效應,自然引來監管重錘。
要知道,內地客戶貢獻收入占到富途半壁江山:
2021年,中國內地、香港及其他市場收入分別約占總營收的52%、46%及2%,2022年上半年為44%、48%及8%。
行業分析師林永認為,說到底,本次監管是對行業一次正本清源,也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必然趨勢。取得內地牌照前,跨境互聯網券商內地業務或將面臨前所未有困難??看虿吝吳?、野蠻生長的日子已結束。富途后續成長走勢不乏壓力。
3
營銷費高企、傭金手續費依賴
客戶總交易量下滑 成長見頂?
客戶總交易量下滑 成長見頂?
作為騰訊旗下的互聯網券商平臺,憑借先天資源、平臺優勢及擦邊球打法,富途曾一路高成長。
港股成交額由2017年的 2990.00億港元升至2020年的12613.00億港元,增長321.83%;美股由 的2189億港元升至21617.00億港元,增長887.52%。
截止2018年底,富途證券的注冊用戶數量已達近560萬人,整體交易額9070億港元規模,營收8.11港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驚人的205%。
然進入2021年,付費用戶環比增速持續下滑,一季度為26.74%,二季度為16.63%,三季度為6.6%;第四季營收增速同比大幅放緩,凈利則同比下滑6.3%至4.99億港元。
2022上半年,營收33.88億港元,同比下跌10.39%;凈利12.15億港元,下跌28.36%。
2022年前三季,營收53.33億港元,同比下降3.25%;凈利19.68億港元,同比下降14.85%。
第三季營收凈利雖同比增長12.4%、24.8%,但客戶總交易量1.1萬億港元,仍同比下降19.7%,為2021年以來最低;客戶總資產3696億港元,同比下降12.8%,較2021上半年末的5032億港元大幅縮減,為近7個季度最低水平。
換言之,早在此次監管“點名”前,富途就已露出成長疲態。
深入業務端,往期高增數據建立在高額營銷投入、傭金及手續費依賴基礎上,這讓市場對其成長可持續性、穩健性不乏疑慮。
2018年,營銷市場費投入1252.3萬美元,新增入金客戶數52764人,據此估算,單個客戶成本達1590元人民幣。
2019年營銷市場費1.647億港元,2020 年銷售費 3.85 億港元;銷售費率維持在 11%-16%,而傳統券商通常不足 5%。2021年再創新高達13.92億港元,2022年前三季為7.43億港元。
再看賺錢模式,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經紀傭金及手續費收入分別為4.08億港元、5.11億港元及19.90億港元,分別占同期收入50.3%、48.2%及60.1%,妥妥支柱收入。
2022Q3,交易傭金及手續費收入為9.58億港元,利息收入8.81億港元,其他收入僅1.07億港元。
依賴性肉眼可見,而上述監管加碼,內地增量肯定受到波及,疊加營銷費高企,富途算得夾縫求生,后續業績怎么走要打一個問號。
從行業來說,除了老虎證券,雪盈證券、華盛通、青石、云鋒、尊嘉、美豹、匯能、寰盈等也在虎視眈眈。
同時,大量傳統券商機構實力亦不容忽視,一些頭部券商在渠道、資源、用戶規模等方面優勢明顯,富途證券想要進一步“奪食”難度非常大。壓力挑戰來自四面八方。
行業分析師劉俊群表示,驚人爆發力之外,富途市場規模仍不算大。受合規監管、流量紅利退散、自身業務進入深水區、華人券商競爭激烈影響,想繼續快增客戶越發艱難。根本而言,行業同質化嚴重,單拼營銷費只是短期行為。合規整改外,如何深度創新、特色化,是打開持續成長空間的重要考題。
4
蓄力與紅利 等待涅槃重生
無需贅言,“點名”整頓看似壞事,卻是一記可貴警鐘。內外隱憂交織的富途需要巨變。
欣喜的是,其已在居安思危,一些可喜改變不可不說。
比如積極謀求多元化,拓展新營收渠道、發展海外業務已是富途加速獲客新戰場。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截至2022年9月,富途獲得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澳洲和歐洲的51張金融牌照和業務資質,服務范疇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逾1800萬用戶。
以新加坡市場為例,2021年3月8日富途正式進入,短短半年即在當地財經類App下載排名穩居前三。截至2021年底,富途新加坡已與20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達成合作關系,期末資產管理規模和持倉人數環增均超400%。
最早開展國際化業務的美國市場,影響力也在增長。moomoo被美國知名金融網站Benzinga評為“2021年最活躍交易應用程序”。
業務方面,與全球資管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合作,上線富途平臺首個目標風險組合,覆蓋投資者不同級別風險偏好。
一系列努力,也讓富途2022年第三季業績重新翻紅,營收19.46億港元,同比增長12.4%,凈利8.06億港元,同比增長24.8%。 同時,研發費達到3.134億港元(3990萬美元),同比增長40.0%,而銷售和營銷費則為2.355億港元,下降了41.6%。
截至三季度末,富途牛牛和moomoo App注冊用戶數達1915萬,同比增長15.6%;富途開戶客戶數達到313萬,同比增長21.4%;有資產客戶總數達144.5萬,同比增長23.8%。
當季凈增有資產客戶5.8萬,其中近90%來自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富途大象財富資產管理規模達259.7億港元,環增40.9億港元,為單季最高增額。
李華表示:“在富途10周年之際,我們很欣慰地看到富途在市場布局和業務拓展兩個方面取得了更廣、更深的成績。三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投資生態閉環打造也逐步成熟?!?
“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深耕香港市場,推進國際化進程,以領先的金融科技力量,陪伴全球投資者共同成長?!?
無需贅言,富途、李華也在持續蓄力、增厚護城河。應對監管整頓,兩者還有不少騰挪空間。
放眼A股走勢,2022年一季度三季度風險急劇釋放后,四季度開始回血。2023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全線上漲,迎來開門紅。疊加國內經濟形勢的持續復蘇,熬過寒冬的券商業新周期正在打開。
那么,能否享受此輪紅利呢?
單從此看,上述整改、點名也有良苦用心。真正做大做強、躋身互聯網券商頭部,國內市場是不能丟失的陣地。長痛不如短痛、大力才出奇跡,與其灰色行走不如摸索向陽而生。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富途、李華,能否涅槃重生呢?
本文為首財原創
參與評論
- 富途控股的寶貴“緩沖期” 內外隱患or涅槃2023-01-10
- 環球觀熱點:夢百合快充床墊和夢百合朗怡床2023-01-10
- 可惜錯過2023-01-09
- 你聽過的搞笑段子有這些嗎?2023-01-09
- 天天快訊:優信二手車被消費者投訴不歸還車2023-01-09
- 二裂酵母抗初老面膜再升級!膜法世家樹面膜2023-01-09
- 60部手機,15萬!這個團伙栽了2023-01-09
- 天天要聞:國資委:2023加大新基建投入,穩2023-01-09
- 全球簡訊:昊海生科(688366):于上海舉行2023-01-07
- 孔明直播:《1月6日熱點信息+個股公告》2023-01-06
- 世界快訊:雙重壓力來襲,汽車金融股的日子2023-01-06
- 【全球報資訊】必貝特IPO:信披數據“打架2023-01-06
- 以數字化創新詮釋品牌生命力—海瀾之家20周2022-12-29
- 長盈通光電:堅持創新研發,推動光纖環行業2022-07-20
- 民生銀行深圳分行法治建設初見成效2022-12-16
- 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精準“滴灌”小微企業2022-12-06
- “孤勇者”C羅迎來進球里程碑,“制冷者”2022-11-27
- “國貨之光”登上世界杯舞臺,與C羅“雙王2022-11-27
- 珠穆朗瑪并購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QOMO2022-11-21
- 杜嘉班納參展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2-11-05
- 小鵬G9獲廣州自動駕駛路測資格 探索零改裝2022-11-02
- “三年級生”愛普生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2022-11-01
- 民生銀行深圳分行25周年:乘風破浪更遠航2022-11-01
- 國慶旅游市場回暖 中國銀聯推動“百城百區2022-10-24
- 攻擊知名品牌,誰是幕后黑手?2022-10-12
- 順成集團品牌故事片央視首播,踐行智造興邦2022-10-02
- 新型豐網速運打造物流行業最佳優配,成就商2022-09-21
- 膜法世家攜手老爸抽檢,品質功效雙賦能產品2022-09-02
- 別開生面 一定要看——一場打破樓市之沉2022-08-29
- 北京豪邸,進入「恒基·天匯時間」2022-08-02